世界经济论坛警告,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能容易受到量子计算机攻击。
世界经济论坛(WEF)最近发出了一个严峻的警告,关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可能受到量子计算机系统解密攻击的潜在漏洞。啊哈,数字货币也要当心黑客们的“量子级”破解大法啦!
量子计算机目前还主要处于实验阶段。已经有各种概念证明,少数实验室宣称用量子系统解决了一些传统二进制计算机难以在合理时间内解决的问题。
但总的来说,现在到“Q-Day”——那个坏的演员们能够用量子计算机破解标准加密的假设时刻——之间还有一点时间。
尽管加密威胁表面上会影响每个行业,但数字资产行业面临的挑战最大。世界经济论坛表示,这种过大的威胁有可能会“打破”CBDCs。
于是,世界经济论坛在5月21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指出,“央行必须将加密灵活性嵌入CBDC系统中,以防御针对支付基础设施的量子网络攻击。”
根据博客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量子计算机将进展到何种程度,其力量、效用和可用性使其成为现有加密方法的威胁这一点上,物理学家们还没有达成共识。预测从几年后到几十年不等。
相关:瑞波发布数学教授的警告:“应该更换公钥加密系统”
相关:瑞波发布数学教授的警告:“应该更换公钥加密系统”因此,世界经济论坛确定了量子计算可能对CBDCs构成的三个具体威胁。
首先,世界经济论坛表示,量子计算机可以用来破解“移动加密”,这样坏人就能在交易进行时拦截交易。
博客文章还提到身份伪造作为一种威胁向量,可能是在意味着利用量子系统破解保护身份验证系统的加密,以便插入冒充的身份资产。
最后,世界经济论坛确定了量子计算机最常见的威胁:“先收割,后解密”。正如其名,在这个攻击向量中,坏人偷走了加密数据,并在未来的量子系统中解密。
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可能直到多年或几十年后威胁显现出来,才会发现自己被盗取了数据。
为了减轻或消除这些威胁,世界经济论坛建议,CBDCs应以“加密灵活性”方法为核心,构建量子加密保护。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