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DeFi和Web 3.0三者之间如何相互交织
虽然区块链本身提供了技术结构,促进网络中的交换、所有权和信任,但价值要素的数字化正是资产代币化的关键所在。代币化是将资产和财产的权利转化为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表示,或者说是代币的过程。
在理解各种价值网络出现的交换工具、估值模型和可互换性时,区分加密货币和代币化资产至关重要。这些不仅仅是技术挑战,还涉及关于公平交换的商业挑战。
资产代币化可以导致一种商业模式的出现,这种模式推动了分数所有权,让人们能够拥有大型资产的一个实例。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讨论资产代币化时,我也提到了实例经济在民主化金融、商业和全球接入的价值,以及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市场的价值。
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数字资产及其可互换性有各种估值驱动因素。这包括:1)基于加密经济模型的代币,由供需和网络的效用驱动;2)不可互换个性的代币(NFT),具有内在价值,如身份、文凭和医疗记录——基本上,这些是简单的证明验证,证明数字资产的存在、真实性和所有权;3)可互换的代币,基于各种基础的估值,例如网络中的经济活动总额(加密货币)、其用途(智能合约和交易网络处理)、分配的价值(稳定币和证券代币)等。
在本文中,我阐述了NFT的激增问题,其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类似快速崛起一样,创造了许多惊人的创新——带着民主化、新商业模式和带有全球可访问性的全球市场的巨大承诺——所有这些都由去中心化的基本前提、代币化的基本结构和钱包的基本结构驱动。虽然NFT可能被描述为具有某种内在价值(如艺术品、收藏品)给持有者或市场的独特加密代币,但NFT运动反映了更大代币革命的迹象,这种革命不仅将为Web 3.0协议的巨大创新和增长提供动力,也将测试DeFi运动的决心,包括其与各种代币类型交叉和提供平台及交换工具的能力。
Web 3.0协议的增长
前两代网络协议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传递信息和连接人们的。它们促进了信息和协作的巨大增长,并连接了世界。然而,这些网络协议从未被设计用来移动有价值的东西。此外,随着Web 2.0时代达到其顶峰,假新闻和通过一系列中介机构进行的“批量中继”运动的漏洞出现了。对系统和商业基础设施的威胁可能导致其不稳定。
Web 3.0承诺保护我们所珍视的一切:信息、真理和数字资产——既有可互换的也有不可互换的。而Web 2.0是由社交、移动和云的出现驱动的,Web 3.0主要建立在三个新技术创新层次上:边缘计算、去中心化数据网络和人工智能。
NFT的增长不仅赋予了艺术家、有才华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将创新封装成代币化的能力,还推动了作为区块链技术承诺之一的平台民主化。基础基础设施包括去中心化存储技术、高效的共识协议、链外计算和预言机网络,以提供连接和验证现有系统的能力。
Web 3.0技术集将设想一个互联、无需信任、负责任的网络,以有效传递价值,从而为有价值的东西打造基础设施。NFT代表了我们所珍视的可转让实体和不可转让代币。后者包括我们的身份、医疗记录和护照等,代表我们并在我们自己的独特数字身份下允许我们参与数字经济的东西。
当我们大胆设想一个向去中心化控制转变的世界,该世界建立在挑战每个商业模式的分布式技术基础上,以及在集中业务框架上构建的治理结构时,我们确实需要思考一些事情。不仅仅是转变本身,还有推动推动经济基础设施(通过移动有价值的东西)的动机、激励和货币化元素,从而满足我们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和随后的认同。
与金融交汇 —— DeFi
DeFi是区块链应用空间的一种运动,利用去中心化网络技术颠覆和转变传统金融产品,使其成为无需信任、透明的协议,通过减少中介以促进数字价值的创造和分配。普遍认为,由于新的协同作用和通过新的数字互动和价值交换机制的合作创造——区块链技术奠定了信任的数字交易网络的基础,作为一个去中介化的平台,它推动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发展。
虽然DeFi旨在实现金融民主化的承诺,但NFT通过提供竞争性的包容性资产类别,以及提供交换媒介、其他可互换资产类别的可互换性和流动性,测试了DeFi的决心,这将为传统流动性差的市场带来流动性。
DeFi协议和NFT带来的资产类别可以利用资产分数所有权的优势,模糊资产类别之间的界限,并将数字钱包作为其容器使用。这一切都得到了Web 3.0底层基础设施的支持,它通过去中心化提供安全性,通过共识提供信任和不可变性,并将这些原则扩展到存储和互连等基本计算机基础设施。
作为可互换性实用代币体现的Web 3.0协议的商业化,进一步模糊了与DeFi引入的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如基础资产和衍生品)之间的界限,这些产品也被代币化了。因此,尽管去中心化是基本主题,钱包和代币是基本结构,但这些模糊的界限非常深刻。
本文不含投资建议或推荐。每个投资和交易动作都存在风险,并在做出决定时,读者应进行自己的研究。
在这里表达的观点、思想和意见仅是作者个人的,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和意见。
Nitin Gaur